应对新冠“二次感染”,做好防护不必恐慌|新京报社论
▲4月11日,身着少数民族服饰的游客在芒市傣族古镇内游玩。图/新华社
近期,不少网友在网上晒出了自己“二次感染”的经历,还有网友自述全家都遭遇了“二阳”。一时间,“新冠”“二阳”等话题登上了热搜,而新一轮新冠感染潮是否将要到来,也备受社会关注。
(资料图)
自今年1月8日国家层面正式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“乙类乙管”、不再纳入检疫传染病管理以来,新冠就逐渐淡出了公众视线。而在防疫形势迎来根本性转变之后,其“存在感”持续走弱就成了基本趋势。在此背景下,部分网民自曝“二阳”,无疑又将新冠拽进了人们的话题中心。
鉴于过去三年疫情给人们生活生产带来了不小的冲击,前些天国家疾控局又松绑了公共场所口罩佩戴要求,当前局面来之不易,所以“二阳”病例集中曝出,让一部分人对“二次感染潮”的到来倍感忧虑,甚至也担心计划好的“五一”假期要泡汤。
科学理性地看,在“二阳”病例陆续曝出的当下,公众确需注意防护,但没有必要太过恐慌。经历过去年底的感染高峰后,人们应该对新冠病毒感染有了身体和心态上的充分准备,不至于惊慌失措。
按照国家疾控中心4月22日公布的数据,4月14日至4月20日,我国新发现本土重点关注变异株275例,检测阳性率已从去年12月25日高峰时的29.2%,降到4月20日的1.7%。截至4月20日,已监测到42例XBB.1.16——也就是在印度等国家流行的“大角星”。
就在4月20日举行的感染免疫高峰论坛上,张文宏医生还提到,如果新冠病毒发生变异,6个月后会慢慢出现二次感染,一般规模不大。如今,距离去年底的感染高峰,已过去了5个多月,再叠加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均出现了新一轮新冠疫情,当此之时,我们对“二次感染”进行必要预防,也是未雨绸缪的应有之义。
张文宏医生同时提到,二次感染主要有两种情况:一是在第一波疫情中感染过的人免疫力逐渐衰减,二是在第一波疫情中未感染的人在第二波疫情中被感染。病毒学专家常荣山也表示,现在是“首阳”填空期,上一轮疫情感染潮未感染者可能会在这段时间被感染。
基于此,无论是“老小”等重点人群,还是上一波疫情中没有“中招”的人,都该是防护的重点对象。做好自我的健康监测,有不适症状及时就医用药,主动减少外出聚集,是之前就已积累下的防疫经验。外出旅行,则需遵守旅游地的相关防疫指南和规定。
从医药准备角度讲,及时做好医疗和药物资源储备,打好提前量,避免缺医少药的情况,也是应有之举。
该防的防,但无需恐慌。应看到,无论是着眼于目前监测到的感染数据,还是立足于病毒学专业分析,时下出现“二阳”病例都在可防可控范畴,其毒性和传播面都跟之前严重时不在一个层面上。
4月21日,国家疾控局方面表示,我国本土病例中XBB.1.16仍维持极低水平,未形成传播优势。病毒学专家金冬雁也表示,“二阳”是有的,但是小部分,且症状也比首阳轻,以平常心类似应对流感一样做好个人防护即可。
考虑到此前已形成的免疫屏障,加上变异株毒力的衰减,在前期积累了大量防疫经验的基础上,人们没必要太过忧心,更不必担心社会经济的复苏节奏被“二阳”打断。在新冠病毒流行短时间内仍未消失的情况下,公众也该有更成熟从容的应对心态。
连日来,随着社会流动性的复苏,各地的经济社会活力都在迸发,政策层面不断释放的积极信号,也都在稳定人们的预期。这些,对于打消人们的顾虑也颇具“定心丸”效用。
新冠病毒虽然仍在不断变异,但终究已经不是之前那个病毒了,即便“二次感染潮”到来,也只需做好日常防护,从容应对,而无需恐慌。
编辑 / 徐秋颖
校对 / 杨许丽